查看原文
其他

Remember me

有趣的老骥 有趣的老骥
2024-09-20

Remember me

请记住我

3月4日,在那个暖风似温柔小手抚摸脸庞的日子里,我们送走了92岁的爷爷,记得去年年夜饭时爷爷还因为找不到奶奶而生气呢(其实奶奶两年前已经走了),转瞬间,他也离开了我们,终于可以和最牵挂的人相聚了,也许这样的离开更应该用祝福来替代感伤。

在协助家人处理完事情后,我想到了几年前看的一部电影《寻梦环游记》,那是一部潜移默化影响我看待生死的作品,在近距离感受了生命的逝去后,我又独自重温了一遍,用来疗愈内心的不舍和淡淡的感伤。

电影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背景,讲述了主人公米格为了追寻音乐梦想,在亡灵节这天误入冥间和已故亲人一起寻根逐梦的温暖故事,该片获得了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,具体内容就不过多剧透了,建议还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。电影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「死亡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遗忘。」

墨西哥的亡灵节,在每年的11月1至2日举行,分别为“幼灵”节和“成灵”节,在墨西哥文化里,人死后,就会到另一个世界生活,如果活人世界里一直有人记得他,那么他将一直存在,直到活人世界里不再有人记得他,才会终极消失。在祭台上有供奉的人,在亡灵节这天可以通过菊花瓣搭的桥,回到亲人那里和他们团聚庆祝亡灵节。

和东方面对死亡时的肃穆、悲伤的主基调不同,他们是欢欣鼓舞的庆祝生命周期的完成,人们在这两天喜气洋洋、载歌载舞、通宵达旦,迎接已故亲人的回归,有些类似狂欢节的感觉。关于东西方如何看待死亡的哲学话题上,课题太大,老骥更是无法参透,本文不再深入探讨,我仅分享从这件事上引发的一点思考。

毫无疑问,每个人都会离开,那么曲终人散后又会留下什么呢?

是基因的延续、财富的继承,亦或是思想、作品的流传?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,或是多数人都没有思考到选择,就按照“自私的基因”设定好的脚本走完了一生。

按照本能,我们会传宗接代,全力呵护“基因的载体”健康成长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最后留下的也许就是子女了,他们便是我们匆匆过往,为数不多的见证,然而这个印记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转瞬即逝,也许不过三四代,我们的名字就将永久被遗忘,就像从没来过一样。

那么在霎那和永恒之间有的选吗?也许写作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。我们的作品就像灵魂刻录机一样,可以随时把我们的思想刻录进去,它可以是一封家书、一段生活记录、一首诗歌或是一本的书,无论什么形式,只要是此刻作者内心的真实流露,那么作品就被注入了灵魂,具备了鲜活的生命,变成了我们另外的“孩子”,他是精神传承,可以跨越血缘、时间和空间的禁锢,让永恒成为可能。

突然感觉,写作变成了一件多么神圣而美好的事情,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问题,如果此刻财务自由,我最想要做什么?旅行、写作和阅读,这就是灵魂深处的声音。机车旅行的梦想也许会随着青春的流逝而渐渐消退,但写作的爱好却注定是持续终生的。

其实我并不奢求永恒,只求每篇文章都能闪烁着思想的火花,用来照亮自己的内心,点亮一路前行的路光,温暖孩子的脸庞,划过星光灿烂的夜空,和众多微光一起妆点浪漫的夜,从此繁星璀璨、不再孤单。



修改于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有趣的老骥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